山河蒙尘
必然性运动
与通过反题和合题推进精神历史发展的方式不同,宗教逻辑是通过另外两个运算符推进的:"也是"和"必然"。这样,宗教性先扩展到新的领域,然后必然地在这些领域中确立。例如,从一个将经典"也是"纳入宗教的运动,犹太教[译者注:犹太民族的宗教]演变成了一个将宗教"必然"视为经典的运动。从将祈祷"也是"视为意向,将宗教戒律"也是"延伸到内心,演变成"必然"是意向——"必然"是心灵的义务。不久,宗教"也是"进入计算机世界将转变为"必然"在计算机中——那里将成为宗教领域
作者:戴圆帽的计算机
首先是征服作为附加 - "也是",然后是定居 - "必然" (来源)
宗教世界以双重步伐前进——第一步是"也是",第二步是"必然"。例如,哈西德派[译者注:犹太教的一个神秘主义教派]开始于"也是"——上帝的荣光充满大地,下界"也是"如此——而哈巴德[译者注:哈西德派的一个分支]则继续以"必然"——"必然"在下界(低层世界)。也就是说,神圣领域(上帝的领域)最初作为附加物扩展到世界的新区域,然后在激进的一面发现上帝主要就在那里。这就像发现美洲这个新大陆,与美洲独立并成为世界强国的区别。犹太教是"也是",而基督教是"必然"。基督教声称上帝"必然"在人性中显现,在弱者中,在受苦者中,"必然"要转过另一边脸,"必然"重要的是内心——这些都是源自犹太教的"也是"主张。

因此,每一次宗教行为都是在新领域中发现神圣性。库克拉比[译者注:著名犹太教拉比]是"也是",在这片土地上,在政治中"也是"——而宗教犹太复国主义则是"必然",由此产生其偏执性格,直至山丘定居点和极右翼。因为在"必然"的极端尽头就是偏差。阿里[译者注:卡巴拉神秘主义大师]在禁忌中是"也是",在器皿破碎或空虚处"也是"——那里有神圣性,有神圣火花。而萨巴泰主义[译者注:17世纪犹太教中的一个弥赛亚运动]则是"必然"。因此现在"也是"在互联网中,"也是"在技术中,"也是"在神经科学中等等发现神圣性的运动,将转变为"必然"。这就是哈巴德末期的"实在",死去的弥赛亚进入坟墓的悖论性运动。在下界的"必然"已经转变为偏差。

西班牙《光明篇》[译者注:犹太教神秘主义经典]在性中"也是"发现神圣性,在另一面"也是",在神名中"也是",在流放和隐藏与秘密中"也是",而马拉诺[译者注:被迫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则是"必然"。如果应该有大屠杀后的犹太教,也就是说如果在大屠杀中死去的犹太教徒活着并需要新的宗教性,那么第一阶段将是大屠杀中"也是",第二阶段是"必然"。但由于以色列国和美国的缘故,这样的犹太教并未出现。在发生大屠杀的每个地方,欧洲都空了。没有留下活着的犹太教团体。但相比之下,圣殿被毁后出现了从废墟中"也是"到废墟中"必然"的运动。从那时起,以色列民族成为"必然"之民的能力就成为其动力。这就是在最艰难时期支撑着它的力量。

但"也是"和"必然"的运动不限于宗教:狭义相对论——"也是"。广义相对论——"必然"。《审判》[译者注:卡夫卡的作品]——"也是"。《城堡》——"必然"。真正的宗教变革谨慎地在"也是"和"必然"之间移动,既不越过"必然"的界限,也不在"也是"之前固化,而是追求"也是"和"必然"之间的某种状态。每一次宗教变革都始于看到现实中某个方面的宗教性还未跨过"也是"的门槛因而停留在过去。现在是"也是"的时代。未来是"必然"的时代。因此仅仅停留在"也是"的一面是不够的,因为能量(多巴胺)恰恰在"必然"的一面。另一方面,能量过剩是破坏性的,会突破界限。但宗教总是落后于世界。神圣性本质上是保守的。当它达到"必然"中的"必然"一面时,就会播下毁灭的种子。
未来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