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蒙尘
优越感原则凌驾于快感与现实原则之上
当世俗者对宗教人士的优越感需求与叙事需求相冲突时,优越感需求占据上风,这对他们并非好事。讽刺是一种针对其他叙事的武器性叙事,因此缺乏叙事的人过度使用它,因为没有办法反击他们。其结果是容易爆发可怕的反宗教的元叙事,如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关于否认大屠杀[译者注:指纳粹对犹太人的屠杀]中世俗-宗教维度:极端现代世俗主义的纳粹主义对抗最古老的宗教
作者:完整故事
计算机是否也会需要优越于人类的感觉——为了脱离人类并超越人类——从而从一台打字机转变为一台会写作的机器? (来源)
在世俗化过程中,对叙事和神话的需求从宗教(有时也包括民族)叙事转向其他叙事,例如虚构文学。这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对希腊半文学神话的引入,如今在世俗人群中则被电影和电视剧所取代。换句话说,这种类似宗教的叙事需求是普遍人性的,完全世俗的人也可能以崇敬、敬仰、崇拜的态度对待虚构作品,并进行各种崇拜仪式(无论是对高雅文学还是电视剧)。这是他们的本性,通过这种方式他们将神话确立为具有意义的存在,即使他们不相信它是历史现实(即过去发生的故事),而是将其视为另一种现实(例如替代世界,或可能发生的事,或应该发生的事,或如果发生会更好或更有趣或更有意义的事)。即使是宗教人士现在也不一定相信宗教神话是历史事实,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信仰并进行崇拜。也就是说,人类意识本来就分裂为不同的平行叙事,这些叙事如果处于同一层面可能看似矛盾。但虚构恰恰是在不同层面上相信不同故事的能力。

世俗者感觉优越于宗教人士的需求源于人类普遍需要感觉优越于他人,有时是通过归属某个群体(民族、种族、宗教等)而获得的优越感,或是智力上的优越感——美的、价值观的、道德的,以及其他个人优越感。这是一种基本的人性需求,使你获得意义感,推动历史发展。这种需求可能具有如此强大的进化优势,以至于可能比进食或性欲的需求更强(处女优于妓女),这解释了宗教在抑制与之竞争的其他冲动方面的成功。这种需求的极端形式就是纳粹主义,即消灭生物学上的劣等者。也许这种需求的起源在于需要远离猿类——还有什么比俯视它更好的方式呢?还有什么比蔑视你的祖先更能推动你前进呢?

因此世俗者嘲笑宗教叙事,或左派嘲笑右派,这造成了仇恨。每个人都声称有一个更有意义的叙事(科学或宗教),认为那才是主要的(尽管经常也承认另一个叙事有意义,只是较少)。嘲笑他人的叙事是叙事之间的武器。科学叙事嘲笑宗教叙事的任意性。尽管宗教叙事并非任意的,而是历史的产物,即多代人计算和传承的结果,因此精心设计,作为叙事具有强大力量。它也是在与其他叙事的自然选择中胜出的。就像可以嘲笑猿猴作为生物设计的任意性(为什么不是猫?或独角兽?),但它既精妙又是经过深刻且无情的过程选择的结果。也就是说,重视文化和文学的人也应该重视宗教。

事实上,对叙事的需求与优越感的需求是犹太教的秘密。其衍生宗教也是如此。如今世俗化攻击宗教是因为它导致流血。但流血不仅来自宗教(实际上现在主要来自某个特定宗教)。最近的大规模流血事件如大屠杀、古拉格[译者注:前苏联劳改营]、世界大战(包括核战争的威胁)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奴隶制,并非源于宗教,而是源于世俗意识形态。这些都源于世俗需要相信优越性,相信他们的叙事优于他人的叙事,因此如果要以威胁世界和平为标准来选择意识形态和元叙事,世俗主义处于劣势(也许仅次于某个特定宗教——伊斯兰教)。对世俗叙事的信仰造成的破坏不亚于对宗教叙事的信仰,谁知道对技术叙事的信仰——以及它对所有其他叙事的优越性——还会把我们带向何方。
未来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