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世界的巨大骗局
为什么我们应该偏好思想史提供的历史描述,而不是技术史提供的历史解释?为什么源自精神史的解释也优于源自物质史的解释?关于深度解释恰恰是揭示一个此前未被发现的描述层面 - 也就是说,深度总是相对于先前的描述而言的,而正是这种相对深度(暂时地!)使其从描述转变为解释
作者:谷歌的时代精神
自卑感转化为深度思考的历史 - 月球首次降落在人类身上[译者注:作者在此处故意颠倒主客体,以表达讽刺]
(来源)我们这个时代的透明意识形态,就像科学革命之后的肤浅唯物主义一样,认为技术是推动历史的力量,取代了思想史的地位。思想史在某种程度上显得过时,因为它倾向于提出耸人听闻的主张,认为某个特定的想法导致了历史变革或革命。相反,我们应该认识到,识别这样一个想法的价值不在于历史因果关系,而在于找到历史变迁的某个分析切面和特定描述层面。例如,通过发现新的层面或新的轴线来构建历史的新概念化,从而审视历史现实。这就像从新角度进行CT扫描,其解释力恰恰在于看到从其他分析角度看不到的东西,而不一定是因果解释的力量,即发现新的原因,因为在每个分析角度下,同一个原因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有时癌症被理解为学习失败,有时被理解为计算失败,但这都是DNA信息中同一现象的不同分析视角。
而现在,整个科技经济世界都投身于这样一种叙事:技术推动着世界,而且从古至今一直如此。但这只是一个描述层面,而且并不总是最有趣的。技术还原论会失去变革表现(即使是技术变革)在更有趣的层面上的部分,在这些层面上研究和理解它更具挑战性,比如在哲学或思想层面。即使我们认定谷歌或互联网是世界历史变革的引擎,更有趣的问题是它创造了什么样的哲学、文化、美学或宗教,也就是说,从思想的切面来看待历史。如果我们认为经济是历史的驱动力,同样的道理也适用。
对于每个现象,就像身体一样,都有更有趣的理解层面,比如心灵,也有不那么有趣的,比如化学。历史也是如此。因此存在着层面的等级制度,最恰当的层面就是最相关的层面。在这个层面上发生了层面钟形曲线的最大值(这与认为只有一个正确的解释层面的想法很不同,因为其他层面也具有相关性)。此外,每个现象都在多个层面上进步,也就是说,不仅仅是技术(作为现象下面的基本独立力量)影响思想的进步,思想的进步也影响技术的进步。从更高层面看待世界是有现实依据的,因为它们能让我们理解上层现象如何影响下层现象,而不仅仅是相反。即使存在创造了意识,意识反过来也创造了存在,谁创造了谁这个问题既无趣又无益。有趣且富有成效的是看到现象的两种模式之间的结合,并从因果关系和控制中解放出来,转向思想之间的互动性。
单向解释的问题,比如将思想还原为权力和政治,在于其肤浅性和缺乏可信度。影响是双向的,可能是双面的,也就是说,像同一现象的两面,同一枚硬币的两面。两个描述层面,就像身体和心灵。就像计算机可以在数学、电气、软件、逻辑、用户界面等层面上描述,而这里写的文本的内容层面恰恰是最相关的层面,而不是随着写作进行而明灭的像素层面。问题在于认为好的科学解释是将一切还原为它,而不是现实的一个切面。换句话说,一切都始于世界的科学还原论,现在这种还原论以技术版本的形式像回旋镖一样回到启蒙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