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蒙尘
迈向未来文化
什么体裁最适合讨论与当下有本质区别的未来?当"趋势论述"无法显著超越当下时,文化在面对"深层未来"时被无意识的宗教观念和障碍所束缚。因此,我们需要一种能在现代文化中取代预言的新体裁 - 以开启新的未来对话。以下是"山河蒙尘"的趋势总结
作者:噩梦
启示录的骑士们:犹太文化中的未来结构是什么? (来源)
近年来,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决定拉响警报。他警告的不是现在,也不是未来,而是当下对未来的讨论。他认为,对当下的痴迷(比如关注政治或即时欲望)牺牲了对理想未来形态的严肃思考 - 而这种缺失对人类来说是危险的。像许多人一样,赫拉利试图描绘未来趋势,但他对根本性挑战的解决方案却出人意料地保守。赫拉利认为人类区别于人工智能算法的是意识,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冥想来探索我们的意识。这个建议的荒谬性不值得多说(它相当于主张回归伊斯兰教,只不过用佛陀取代了穆罕默德),但值得注意的是它的本质特征:这是一个宗教性的提议。

赫拉利,这位生活方式世俗但信仰佛教的人,在面对未来之墙 - 人工智能时,退回到了他的宗教信仰。他的想法是无力和内省的 - 与这种宗教的形象和本质一致,但他远非唯一一个在面对未来时退回到宗教结构的世俗人士。事实上,许多关注未来的西方知识分子在未来中看到的是那个古老而美好的基督教结构 - 启示录。这些知识分子的主要未来论述是"四骑士论述" - 在当前现实中识别即将到来的启示录征兆,同时高呼"悔改"的荒野呐喊(在以色列的典型例子:奥夫里·伊拉尼)。

如同基督教一样,他们在面对启示录时无能为力,但作为世俗人士,他们也失去了预言的精神,对预测未来心存畏惧。结果是一种谨慎回避"愿景"的阉割式未来论述,即缺乏富有想象力的积极建议("梦想")- 在无数消极警告、担忧和恐惧的背景下。但这些神经质的西方警示者的命运比穆斯林知识分子要好得多。由于伊斯兰教缺乏足够主导性的理想未来结构,穆斯林文化停滞在对想象中的过去的怀念中,完全无法应对未来。

当涉及本质性未来形态时(即在时间上或本质上与我们有很大差异的未来),世俗世界缺乏智力工具 - 甚至缺乏合适的写作体裁。在西方,"想象世界末日比想象资本主义终结更容易",这不是因为想象资本主义的终结有多难,而是因为依靠现成的世界末日结构要容易得多。在东方,许多文化从未费心想象未来图景。当世俗主义试图想象理想的未来图景时,导致了两次致命的灾难,以至于这成为了禁忌。

因此,恰恰在我们最需要它的时候,我们却缺乏发达的未来论述。文化结构仍然依赖于过去。媒体结构依赖于当下。相应地,两个主要的技术结构也是如此构建的:谷歌永不遗忘,其服务器包含全球记忆 - 永久且累积地保存过去。相比之下,脸书是永恒当下的对话 - 任何内容都不会持续超过蝴蝶的寿命。未来的历史学家肯定会哀叹21世纪初所有文化对话的丢失,在这个时期,文化选择从印刷对话回归到口头类型的对话。像传统的口头文化一样 - 脸书和无数聪明的帖子、"深度"讨论以及投入其中的巨大人力将一无所存(除非在其衰落之前进行类似对口头文化的西西弗斯式的收集、筛选和编辑工作,就像对密西拿、阿加达和塔木德所做的那样。有志愿者吗?)。

根据这种时间划分,脸书控制着即时和肤浅的新闻对话,因此它是一个没有用户等级的扁平网络,而谷歌控制着更深层的文化对话,因此在其搜索结果中老网站和新网站之间存在声望差异和排名。但未来对话的平台是什么?也许只有文学还能想象另一种未来,但它也被困在奇幻和科幻等体裁中,这些体裁在将未来描述为现存现实(即用过去时或现在时写作)方面非常有问题,因此将过去的体裁(如现实主义小说)投射到未来。结果几乎总是一个不令人信服且缺乏内在深度的未来图景 - 在文学上也很肤浅。

预言性话语在当前文化中不被认为是合法的,在我们看来显得极其荒谬,这与古代文化将其视为合法且核心的体裁形成对比。诗歌、散文、编年史、哀歌、法律、智慧文学和寓言 - 所有圣经体裁都在历史变迁中幸存下来,唯独预言除外。为什么?预言需要上帝吗?不一定。此外 - 预言在世俗化进程前1500年就停止了,恰恰是在上帝的概念开始获得文化动力的时期。是因为说教被否定了吗?但说教仍然是一种活跃的体裁,在中世纪达到鼎盛,而且恰恰是在预言停止之后。今天,即使在文学领域也无法写作预言。这种禁忌从何而来?

当然,这种障碍的根源是宗教性的。宗教经历了法典化,新的启示成为异端 - 导致放逐或火刑。今天,社会制裁也是类似的。关注未来的知识分子经常被指责为"假先知"骗子 - 遭受嘲笑,而关注当下则给知识分子带来紧迫感和人气(在一个他们常被视为多余的社会中),关注过去则赋予他们经典和深度的光环。因此,敢于关注未来的知识分子的典型标志是频繁使用空洞的保留措辞,如"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发现"或"可以推测不是不可能也许"等,因为他们不能像先知那样直接使用未来时态说话,更糟糕的是 - 使用命令语气。

因此,我们必须鼓起勇气创造一种新的未来主义体裁,在其中推测是对话的基础,而且也可以合法地说出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恰恰是犹太教,比其他宗教更能通过其独特的弥赛亚结构为这种对话提供合法性。犹太弥赛亚话语包含三个必要的基本特征:



"山河蒙尘"的趋势


未来主义文化是一种允许未来对话并使这种对话占据中心位置的文化 - 简而言之,就是关注未来的文化。它有讨论未来的公认体裁,因此可以公开地用丰富的结构讨论未来 - 既不带启示录式恐慌,也不带荒谬的乌托邦主义。在"山河蒙尘"中,有几个先锋力量试图建立未来对话,每个都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 用自己的体裁:

另类时事评论